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凯发官网首页入口

凯发官网首页入口
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
发布日期:2024-10-18 09:45

10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亦庄开幕。当前,全球各国持续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这一重磅成果首次发布。


受大会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球两百余位专家联合研究。自今年8月以来,经全球征集提名、专家遴选推荐、大会审议决定等环节,最终从过去5-10年的代表性成果中,评选出在政策法规、市场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最具标志性的十项发展突破,旨在总结奋斗成果,凝聚行业共识,引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突破一: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


依托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的驾驶大模型训练方法,拓宽了车辆odd范围,促进了智能网联汽车快速落地。主流车企已经实现大模型技术在感知、规划和控制领域的应用,部分车企已具备全栈端到端智能驾驶能力。

大模型在智能座舱的应用,推动实现更自然、更智能的多模态交互,和更主动、更便捷的场景化服务。


突破二:智能化网联化融合成为重要技术路径


中国启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20个试点城市组织开展规模化建设与应用。美国发布《网联拯救生命:加速v2x部署计划》,提出车辆和基础设施部署目标。欧盟发布《网联、协作和自动化出行路线图》,明确v2x顶层发展规划,加速推动v2x规模部署。


突破三:中央计算式新型架构开启产业实践


中央计算式车辆电子电气架构进入产业实践阶段,企业相继发布中央计算平台;车用操作系统形成多核分布式、异构融合架构,支持软硬件分层解耦、多域融合与协同机制;大算力芯片实现应用,单车算力迈向千级tops,支撑整车中央计算发展。


突破四:智能底盘提升整车操控和运动安全


依托底盘域内融合和跨域协同技术,推动智能底盘认知、预判和控制车轮与地面间相互作用、管理自身运行状态的能力逐步提升。主流车企智能底盘实现线控执行、冗余重构等持续创新突破、拓展了安全边界。


突破五: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技术体系完善


以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构成的系统安全已完成大量的研究,形成了设计方法和技术标准体系。l3级以上自动驾驶安全需求体系基本形成,主流车企搭建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支撑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


突破六:车云数据闭环变革主流研发范式


自动驾驶研发范式已经实现由规则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数据量和数据闭环能力将成为汽车智能化的关键。依托车云数据闭环,车端推理 云端训练已成为重要的开发模式,发掘数据价值,加速模型及算法的迭代和进化。


突破七:组合驾驶辅助(l2级)规模化落地


今年1-6月,中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0%;2023年北美地区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销量近百万辆。


突破八:l3级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加速


德国、日本已经为具备l3级自动驾驶功能车型完成型式批准;美国许可具备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上路;中国已确定首批9个联合体,开展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工作。


突破九:主要国家在立法方面取得关键进展


德国发布《自动驾驶法》允许l4级车辆上路;日本《道路交通法》有关l4级车辆的修正案正式生效;美国40多个州制修订自动驾驶相关法案;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自动驾驶相关条款征求意见。同时,主要国家积极推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险等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法律制修订。


突破十:全球加速自动驾驶法规标准研究


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wp.29)设立自动驾驶与网联车辆工作组(grva),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框架文件》,并于2020年发布了信息安全、软件升级、自动车道保持等三项联合国法规。

国际标准层面,202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技术委员会(iso/tc22)发布《自动驾驶标准化前景》(rospav)文件。

中国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高度凝聚了过去5-10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奋斗成果,见证全行业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通过持续的合作与创新,实现更加安全、高效、舒适和节能的交通出行方式,为人类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关键词:智能网联汽车 全球十大发展突破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浏览量:49
来 源: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
编辑:清风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的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的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的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的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