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制造业开始向产业链中的高价值环节拓展,中高端传感器作为制造业智慧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国赢取国际话语权和各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
毋庸置疑,我国传感器已取得积极进展,但由于历史积累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长期以来,中高端传感器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中,中高端传感器如何实现自主可控,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
2007年,一位长期专注于红外技术产业化的海归专家——吕晶先生,看到了国内中高端红外技术的短板以及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回国创立了一家以红外技术为核心,旗下业务涵盖红外光学特征敏感元件、红外芯体、智能传感模组、智能传感单品、多维传感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的解决方案等。
历经17年精心耕耘,这家公司持续构筑和强化技术护城河,打破该类技术依赖进口的局面,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高端之路,产品遍及客户群体覆盖航天航空、工业、民用、智能家居、消防及安防等多个领域,产品已销售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家行业“隐形冠军”,正是杭州麦乐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麦乐克”)。一直以来,麦乐克坚信高端创新技术是企业立身之本,每年科研投入超10%,在红外光电及传感技术领域已拥有专利150余项、软著10项,拥有国内外注册商标16件,并主导国家级《红外特征敏感滤光元件》行业标准制定。
日前,感知芯视界编辑对麦乐克董事长吕晶先生进行了专访。在交流中,吕晶结合麦乐克自身打造中高端传感器和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的解决方案的实践经验,从宏观角度简述了全球中高端传感器的发展现状、国产替代面临难点以及推动实现更多中高端国产化的路径思考。
图:杭州麦乐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晶
以下是专访对话:
专注红外技术产业化 打入全球高端客户群
感知芯视界:请您分享海归创业的初衷?为什么选择红外技术和传感行业?
吕晶:从硅谷回国后,我于2007年初在杭州创立了麦乐克。创业的初衷是希望将欧美在高科技领域产业化经验带回国内,尤其是当时被海外垄断的红外技术,实现底层技术创新与国内应用市场的循环联动。
选择红外技术和传感行业,是因为这是非常好的方向。当时红外技术在美国已经比较成熟,而在中国却很少有相关技术和产品。所以我回国创业选择了这个未来有方向、技术要求比较高且成长预期比较长久发展的红外行业。红外技术的特性,决定了未来将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红外光学特征敏感元件,俗称红外滤光片,这种光学元件主要作用是有选择地过滤掉不需要的杂光,增强目标光谱波段接收效率。这个产品的应用可以上天入地,非常广泛,但当时国内只有少数科研院校有相关的研制,且主要应用都是在航空航天领域。
另外,红外还有个特征,每种物质有特定的红外波段,比如二氧化碳的中心波段在4.26μm,六氟化硫波段在10.6μm,通过我们的红外滤光片,可以生产感知不同物体的传感器,在国外这方面的应用研究非常广。因此,麦乐克主要接收这方面的全球研发订单,目前有10000多种品类,是全球最大的红外滤光片现货供应商。
我们当时一边帮全球企业做高端的红外底层技术研发,一边将海外的技术方向与中国的应用市场结合,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看清楚传感行业有哪些应用前景,为红外传感器研发寻找清晰的方向。
感知芯视界:请您谈谈麦乐克打造敏感元件、传感器模组、智能传感器到智能化应用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的解决方案这一商业模式的优势?
吕晶:麦乐克致力于打通外光电传感技术上下游产业链,一方面以红外技术为核心,不断延伸自身产业链,从最初的敏感元件到智能化的传感应用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的解决方案,重视加强技术创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传感器的品类比较多,麦乐克也在积极团结国内其他传感器厂商和专业平台,共同构建产业软硬件合作生态。
首先,麦乐克积极对接各类软件平台及系统集成商,寻找更多的物联网及智慧应用场景,希望建立一个有业务协同功能、粘性更强的传感器企业联盟,来推动国内传感技术的整体发展。其次,麦乐克希望跟感知芯视界等行业专业媒体有更多的互动与交流,共同打造面向传感技术上下游精准社群的传感技术传播平台。
“市场 战略”双轮驱动 国产中高端传感器迎来利好
感知芯视界:作为德国传感技术专业协会首位中国成员,您如何看待目前全球与中国传感器的行业现状?
吕晶:目前全球传感器市场依旧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品类增加迅速,雷达、毫米波、激光、红外等光电传感发展速度非常快。美国、德国、日本仍然是全球知名传感器企业最多的国家,无论是传感器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还是技术实力,均领先于其他国家。
其中,美国的发展模式走的是先军工后民用、先提高后普及的路子,重视材料研发和工艺创新,产品技术先进,附加值高。日本则与美国相反,其走的是技术先普及后提高的产业化道路,侧重产品实用化和商品化。德国是工业智能制造的强国,其依赖本土工业优势,重点发展工业传感器,以突出的工艺优势,在离散程度高的工业传感器领域成为了隐形冠军。
对比来看,我国的传感器起步相对较晚,很多应用领域都已经被欧美企业垄断。尤其在智能制造等工业领域,中高端传感器的替代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表现为传感器在感知信息方面的落后,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传感器自身在智能化和网络化方面的技术落后。
随着国内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等应用的普及,由于国内产业链的相对成熟,我国在图像传感、压力传感等个别赛道产业化较为成熟。总的来说,中国的一些传感器只要有大量市场需求的驱动,发展速度将非常快。
但是,很多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有90%来自国外,这也导致了“有品无芯”的尴尬局面。近几年的国际形势,让中国从上到下都认识到,高端制造卡脖子的芯片竞争已经白热化,高精度的传感器也存在同样卡脖子的风险问题。此外,全球传感器种类数量已有约三万种,而我国传感器种类数量大约只有一万多种,种类数量严重不足。
感知芯视界:请您谈谈创办麦乐克近20年,企业和行业发展有哪些让您记忆深刻的事件?
吕晶:一是麦乐克在中国扎根之初,并不知道中国的客户在哪里。所以我们先是锁定欧美市场,从产品出口到本土化应用,内外打通,不断积累了行业竞争力和企业生命力。
二是前几年因为疫情的发生,红外测温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且需求量巨大。疫情的到来让很多人进入了红外这个行业,相关企业也一下子增加了很多。
三是全球的智能制造和智能化水平发展起来以后,包括红外在内的传感需求量猛增,我们行业里说,传感是数字技术之母。数字化时代到来以后,各行各业的传感产品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因此诞生了层出不穷的传感企业。
还有就是很多国际头部企业也开始投入巨大的资源和资金,介入传感技术的研发跟开拓。此外,近几年国内高端芯片遭遇卡脖子问题,让我们意识到中高端传感器也有类似的风险。
我认为在这个国际局势下,中国会坚定不移的发展自己的中高端传感技术,国家将通过政策、资金、人才等组合拳,一如既往的加大力度去支持。我认为,市场和国家战略双轮驱动和赋能,对中高端传感器将是重大的利好消息。
中高端传感器国产化背后的探索与突破
感知芯视界:据了解,目前国内中高端传感器的进口率达80%甚至90%以上,请问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有哪些?今后,中国传感器产业如何创新发展?
吕晶:传感器的发展从国家顶层设计到产业协同创新,一定是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的立体发展过程。但现状是中国传感器起步晚,应用市场基本被海外品牌占领,政策上缺乏需求端的系统性指导和战略规划纲要,行业技术发展缺乏重点,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短缺,导致低层次技术内卷严重,中高端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往往“有品无芯”。
其实,传感器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走什么发展模式都需要国家战略层面的选择,需要有适配的政策导向和金融资本的精准扶持。我们认为想要加速中国高端传感器的创新发展,美国模式会更为适配,同时也要借鉴德国、日本模式。
原因是国外对消费级的传感器并没有卡脖子,而是对军工及航空航天传感器技术进行封锁,所以站在技术的制高点,防止在高端技术上被卡脖子,这种发展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我认为,具体可以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这两点去实现。“走出去”是指国内传感器企业应不断加强与国际先进传感器企业交流,更好的了解国际传感器行业的新技术、新趋势和新应用。比如,麦乐克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布局了5大研发中心来加强全球企业间合作。我们认为,任何核心技术的突破,不是一个点和面上的技术能够解决的,需要的是立体的技术融合。
其次便是“引进来”,通过引进国际头部传感器企业的产业化经验与管理水平,研究其发展历程并进行本土吸收和转化。我们要学习如何深度拥抱应用行业,形成产业协同,打通产业链,确保技术的有效转化,培育出具有全球品牌影响力的传感器头部企业。
由于我对美国模式比较熟悉,在麦乐克自身的发展上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我们非常重视传感器在底层技术和材料上的研究,同时也注重工艺创新和封装技术的创新,以适配下游产业化的应用,我们投资了smd封装的全套先进设备,可以达到月产1千万个探头的产能,成为了国际品牌的产业链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的合作伙伴。
目前我们正在循序渐进地进行产业化布局,从航空航天、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各个维度寻找行业领头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有的放矢地切入中高端传感器在国内的应用市场。
感知芯视界:从您的观察来看,目前传感器应用市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需求和新变化?
吕晶: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机器人、智慧家电、智慧农业等领域正在实现数字化的变革,给我们传感器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增量市场。我们要积极拥抱智能应用场景,这些新生行业将会是我们国产替代的主战场,值得大家关注。
感知芯视界:请您展望一下麦乐克的未来发展方向。
吕晶:我们希望将麦乐克打造成专注在中高端传感器领域的全产业链公司,针对传感应用发展、产业化生产建设和产业链平台合作继续加大投入。
我们相信传感器的春天已经到来,而且现在发展速度非常快,中高端传感器的应用市场和需求非常大,国家也在不断重视,这对麦乐克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 关键词:麦乐克 吕晶 国产传感器
- 浏览量:9829
- 来 源:感知芯视界
- 编辑:清风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的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的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的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的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凯发官网首页入口。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麦乐克董事长吕晶:国产传感器如何走出高端之路?精英人物|2024-02-24
-
访谈清华大学高滨教授:大模型时代的存算一体芯片精英人物|2024-08-07
-
求是缘访谈录|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浩华精英人物|2024-05-16
-
四联测控技能大师青增泰:匠心打通生产“堵点” 为自动化仪表制造插上“金翅膀”精英人物|2024-04-17
-
烨映微电子创始人徐德辉:专注“小而美”,实现国产芯片“英雄突围”精英人物|2024-04-08
-
东方中科董事长王戈:科技引领、战略赋能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精英人物|2024-03-21
-
“仪”路追光凌云志,科研逐梦正当时精英人物|2024-03-17
-
全国人大代表、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加快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精英人物|2024-02-27
-
麦乐克董事长吕晶:国产传感器如何走出高端之路?精英人物|2024-02-24
-
欧阳劲松:加快发展智能检测装备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精英人物|2024-01-22
-
孙胜利院士:练就红外“火眼金睛”,科技前沿“看得更远”精英人物|2024-01-22